共计 147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来源|出海老斯基
作者|岳轻
进入中国香港市场七年后,滴滴即将迈出新的一步。
据彭博社,滴滴正在中国香港悄然招募网约车司机。
报道显示,滴滴正在引导招募的新司机下载一款名为“KayGo”的司机端应用,其在谷歌商店显示的注册公司位于新加坡,但公司电话为注册在中国香港的电话号码。该应用于四月底在谷歌商店上线,截至目前在谷歌商店已经有超过 100 次的下载。
据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KayGo 上的注册司机将为滴滴在中国香港的用户提供网约快车服务。
对此,滴滴并未回应置评请求。
根据滴滴香港官网显示,2018 年滴滴便已经进入中国香港市场,但滴滴在中国香港提供服务的形式是网约出租车,而不是内地常见的个人私家车提供服务。
中国香港市场的另一网约车巨头是 Uber,其在 2014 年进入当地市场,并在 2021 年收购当地的网约出租车应用“HKTaxi”。
另一家国内的网约车巨头“高德”,继去年年初在中国香港上线网约出租车服务后,目前已经正式上线网约车服务。据高德打车中国香港地区一名客服工作人员透露,网约车服务大概是今年 1 月左右推出的。
一名在中国香港开网约车的司机对媒体表示,高德打车和 Uber 两个平台各有优劣。高德打车内地游客更多,单量比较大,但 Uber 客单价可能会更高一点,且导航方面更本地化。
实际上,很多本地消费者也支持网约车平台能提供更好、更标准化的服务。据中国香港《大公报》2024 年 5 月发起的问卷调查显示,逾六成受访市民不满香港的出租车服务,有 86.7% 的人支持香港引入网约车平台。
2024 年 7 月,中国香港运输及物流局建议以牌照方式规管网约车平台,计划在 2025 年订定立法建议;今年 2 月,中国香港运输署表示正就规管网约车平台进行研究,检视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整体供求,以促进个人化点对点交通服务的长远健康和可持续发展。
此前,滴滴在出海其他国家时往往会采取并购竞对、与当地平台合作等形式提供服务,以更好地贴合本地市场需求。比如在巴西,滴滴在 2018 年收购当地外卖平台 99 Food,并通过 99 Moto 向当地用户提供网约两轮车服务。
滴滴最新财报显示,2024 年滴滴国际业务 GTV(总交易额)达到 913 亿元,同⽐增⻓ 34.8%,并且连续四个季度交易总额保持 30% 以上的增速。
据官网显示,除中国香港外,滴滴还在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智利、哥伦比亚、哥斯达黎加、多米尼加共和国、厄瓜多尔、埃及、日本、墨西哥、新西兰、巴拿马、秘鲁等 14 个国家及地区提供服务;其中 10 个国家都来自拉美。
拉美地区的电商、外卖及网约车等行业正在快速发展,这里是一片值得中国互联网平台深耕的海外“富矿”。
根据 RockFlow 研究院的分析,拉美经济正经历从简单模式到复杂模式的发展阶段,首当其冲就是要发展包括电商在内的消费零售行业,之后再是金融科技、物流以及中小企业数字化。
如今,除了在中国香港招募网约车司机,滴滴正在海外多个地区不断延伸业务半径,进军更多新的领域。
比如,滴滴将在巴西重启外卖业务,直接与当地巨头 iFood 竞争;再比如,滴滴将与墨西哥当地车企、充电设施企业等合作,共同推动到 2030 年在墨西哥引入 10 万辆电动车。
滴滴 CEO 程维早在 2017 年、在与 Uber 竞争最激烈的时候就曾谈到出海业务,他表示滴滴是被动国际化的,“Uber 像八爪鱼一样”,头在美国,伸了一个触手到中国,所以只攻击一个触手是没用的。”
现在,滴滴正在变成一条“八爪鱼”,继续深耕潜力巨大的国际市场。而在海洋世界里要从强大的“鲨鱼”口中抢食,滴滴也确实要像“八爪鱼”一样,生命力足够顽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