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约车平台只是简单的“中介”吗?平台收的抽成去哪了?

共计 102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报告。

这份报告基于 5417 份有效问卷、滴滴平台后台数据及多场深度访谈,其中涉及到的行业数据 为我们深入了解网约车行业现状提供了权威支撑。

Q1:网约车平台只是简单的“中介”吗?

有网友认为,平台只是“中介”,撮合交易后收取少量服务费即可,因此质疑 平台的抽成比例过高。

传统意义上的“中介”(如房产中介、招聘网站)主要提供信息匹配服务,收取固定比例或固定金额的费用(如 3%-5%)。
但网约车平台的职能远超简单的撮合交易,对于收取的订单抽成,也不是平台拿了就全部留在自己口袋里了。
对于收取的订单抽成,平台实际上是做了再分配 ,用于 出行生态的构建、规则的制定和服务保障的执行等等。
平台在行业发展中是责任主体和规则制定者、资源分配者,也因此,其价值远超传统中介。

Q2:网约车抽走的佣金是纯利润吗?

 

平台的抽成不是非纯利润,而是维持生态运转的必要投入,主要 用于覆盖平台运营成本、技术投入、市场拓展及盈利需求
网约车平台只是简单的“中介”吗?平台收的抽成去哪了?
比如,平台依托精细化的数据能力,能够实时洞察不同城市、时段和天气条件下的订单走势,并即时调整运力配置。
再比如,平台对冷区、极端天气或企业通勤高峰等细分场景精准推送补贴或引导,确保司机和车辆在最需要的时间和地点出现。
这样的“预测 - 激励 - 创新”闭环显著提升了匹配效率:乘客等待时间缩短、司机空驶率降低,运输资源被更充分地利用,司机也通过多样化专属订单获得增收渠道。
此外,平台还通过多种形式的奖励和补贴来完善分配机制,保障司机的出车收入。
Q3:为什么抽成比例有高有低,甚至还有负抽成?

根据公开数据,2024 年滴 所有订单平均抽成为 14%。

平台抽成比率随供需情 况、订单匹配难度、天气情况等条件变化而变化。

在平均抽成中,平台拿出一部分建立 补贴池 ,用于在高峰时段向司机发放激励、在雨雪等 恶劣天气或接单“冷区”向乘客和司机提供补贴 、在 淡季或“无单”情况下对司机进行兜底补贴以及司机其他福利

通过 订单价格信号和补贴这两大杠杆,平台既能协调整体供需、避免运价出现过度波动,又能保证司机在需求低迷时依旧可以获得收入。

本次调研的司机月抽成比例在 18% 至 20% 之间,表明平台抽成策略相对稳定。

调研数据显示,抽成比例为负 的订单占比为 0.059%,抽成比例超过 25% 的占比为 0.25%

其中的负抽成,是平台为吸引司机或乘客在某些订单中提供补贴,在促销活动、新市场进入或淡季时较为常见。
网约车平台只是简单的“中介”吗?平台收的抽成去哪了?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