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秀利这个瓜,吃的略有点冤

共计 129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郑秀利这个瓜,吃的略有点冤

《南方周末》报道,上海浦东限定网约车服务区域之后,一家名为“空港出行”的公司却依然可以叫到车。

 

公号“基本常识”也写了一篇《郑秀利你好,可以到浦东机场接我吗?》,目前十万加。

 

但其实吧,这家“空港出行”,多少有点冤。国内很多机场都有此类机场出行服务公司,各位检索一下新闻就可以发展,最早成立的“出行官家”可以追溯到十年前。

 

这类公司的统一特点是,基本都有独立的预约电话 (或基本都有独立的 APP),即,人们在日常约车平台是看不到这些出行公司的 (我只说大多数情况,个别地方也能在叫车平台上看到)。另一个统一特点是,这类公司的约车价格都很贵,差不多是日常打车价格的两到三倍,号称专车专人服务。

 

据我了解,这类出行公司的服务对象,绝大多数都是团单。比如贼贵的游学团,给家长上个出行公司的专车,体现服务好,不让孩子受罪,团费交得物有所值。或者一些不用花自己钱的考察团,反正有地方报销车费,还专车专送,显得很有逼格。

 

总之,这类出行公司,主打的就是一个差异性,与日常网约车并不构成竞争关系。即便不让普通网约车进入机场区域,普通散客也只能转向出租车或公共交通,而不会大量购买出行公司的服务。

 

写到这里,可能会有人误以为我是在为出行公司洗地。

 

但我之所以想写这么一个小文,是想表达,在网络时代,谁都无法预测次生灾害会牵扯到谁。

 

也许,机场只是觉得网约车多了,有点乱,所以为了方便管理,就出台简单粗暴的禁入政策。当然,网上也有人猜,是保护出租车公司的利益。

 

总之,无论出发点是什么吧,咱们也不是领导肚子里的孙悟空。但结果是,领导以为这就是个网约车的事,但网络这张大网上却牵出了出行公司的瓜。

 

如果有家长自愿多花钱,让孩子舒服点,选择这类出行公司,那是市场行为,无可厚非。但这么多年,那些考察团的预算是怎么出来的的?怎么报销的? 倒是有可能借此次事件,进入人们的视线。

 

另外,这些年,官方一直在诉说什么“舆论干预司法”“舆论干预正常行政”之类的观点,但此次浦东事件,你看北京广州等等多少地方政府站出来欢迎网约车参与春运?多少媒体在公开质疑?多少法律人士从不同角度分析上海政策的违法性?

 

但至少截止目前,上海的网约车禁入政策,岿然不动。

 

所以啊,哪有什么“舆论干预司法“或“舆论干预正常行政“。舆论真有用,网上就不会有那么多长年累月喊冤的人了。

 

多数时候,被批评的人,特别是手里有权的人,看舆论,就像看笑话一样。

 

他们啥时候怕过舆论?他们内心永远都是:“你随便投诉“。

 

只有很偶然的因素,某个大领导不知道哪根弦突然不高兴,这帮人才会忙不迭地承认自己错了。否则,舆论算个啥啊。

 

但是,虽然舆论在很多时候是无力的,但舆论最大的特点,就是如水渍漫,能慢慢浮出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点。就像此次的浦东事件,出行公司闷声发财,估计没有这个事,绝大多数人连出行公司的 APP 都没见过,更不知道有这么个存在。

 

但雷劈下来,禁入政策没咋地,这家出行公司成了焦点。如果万能的网友再挖下去,还有什么瓜?不好说。

 

总之,我建议各位领导今后拍脑门时都多想想,网络时代,特别适合刨祖坟。无数人在小小的花园里挖啊挖啊挖,挖出谁来晾着,不好说。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