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回应“车辆在武汉造成拥堵”

近期,有关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在武汉造成道路拥堵的传闻较多,百度Apollo对传闻进行了回应。

回应内容如下:

内容称有关萝卜快跑无人驾驶出租车造成拥堵等传闻属于恶意投诉和虚假事故,经核实与事实严重不符,并称这些行为属于“黑水军行为”且已向公安机关报案。而对于武汉经开区管委会对于个别案例的回应是确认车辆为无人驾驶车辆,并且是在上路实验过程中不断进行调试的阶段,其对于车辆给市民造成的不便表示歉意,并说明开发区交通大队会不定期对车辆所属公司负责人进行约谈,将市民反馈的问题向所属公司进行反馈以确保道路安全。

萝卜快跑的无人驾驶出租车究竟有没有给市民出行带来麻烦,看来还得由相关机构进行核实之后再发布声明以说明。

解读无人驾驶汽车的“保守”

撇开萝卜快跑不谈。

在现实道路场景中如果遇到无人驾驶汽车,主观上是会有些反感的,因为这些汽车的驾驶习惯有明显的“新手特征”;比如在一个十字路口处等待红绿灯,在停车线的第一辆车是无人驾驶汽车的话,原本能通行30辆车的绿灯或许连20辆车都无法通行!原因非常简单,因其加速非常缓慢,从起步到加速至正常车速往往需要十几秒;可是如果第一排是人工驾驶的汽车,并且大家都在出行高峰期阶段,那么即便是驾驶风格相对保守的司机也会加大油门以节约时间。

可是无人驾驶汽车总会按照设定程序进行刻板的、保守的、缓慢的加速,整体通勤效率客观上会因为这些车大打折扣。

目前在公共道路上运营的无人驾驶汽车普遍作为出租车使用,此类车辆又以纯电动汽车为主,车辆的续航里程有限,动力储备也有限;有限的动力储备加上偏短的续航里程,结果则是车辆面对不同场景的设定时速普遍是下限而非上限,其着重考虑的是运营成本而非通勤效率。

于是许许多多的无人驾驶汽车必然会成为“移动路障”,然而即便这些车客观上扮演了“移动路障”的角色但并不违反交规,因其最低时速总不会低于道路限速。

所以几乎所有的无人驾驶汽车运营企业都是有恃无恐,只不过这些驾驶行为比实习期的新手司机还要保守的车辆在情感上确实会引起其他司机的反感,事实上也会对其他司机的通勤效率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人脑与电脑无法共情

无人驾驶汽车只能按照道路交通安全法等一系列交通法规设定程式,其所能够执行的驾驶行为是刻板的,在真实道路场景中的驾驶方式甚至是愚蠢的;并且面对复杂的道路场景是缺乏应变能力的,比如在转弯的时候遇到闯红灯或尚未完全通过斑马线的行人,人类驾驶员完全可以在虚线路段选择转弯避让与超越,不会影响通行效率,可是无人驾驶汽车所能做出的反映往往是驻车等待——并且要在行人完全离开其侦测区域之后才能判定为道路畅通,这一个过程可能就是一次红绿灯。

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只会按照设定程式执行驾驶操作的机器,是没有情感分析能力,也没有灵活变通能力的驾驶机器;在真实的道路场景中与人类驾驶员共同道路的话,车辆与车辆之间的冲突则是在所难免的。

然而现在的汽车驾驶员还是以人为主,无人驾驶汽车保有量并不多,那么真实的交通秩序则是以人为本的秩序,无人驾驶汽车在这个秩序中必然是格格不入的。

反之,强行把这些无人驾驶汽车塞入这条秩序之中,它不是来添乱的又是来做什么的呢?

所以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应当在模拟场景之中进行,其与真实道路场景的兼容度太低,必然会影响交通秩序;在无人驾驶汽车尚不能与目前的交通秩序理想兼容之前不应该出来添乱,其他车主也没有理由作为这些试验车辆的“陪练”。

天和Auto编辑,欢迎转赞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