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84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同样一笔订单
起点终点都一样
同时出现在不同平台抢单大厅
价格相差 10 块钱
中间的差价去哪了?
最近,网约车师傅小王遇到一件“怪”事。前两天出车时,他同时开了多个平台抢单大厅,结果看到两个平台上有一个一模一样的预约单,开始时间、起点、终点都一样,但是一个平台预估总价 26.27 元,另外一个平台却只有 16.26 元,中间相差 10 块钱。如果没多开一个平台,可能这一单就要损失 10 块钱了。
同样的事情,深圳小李也遇到过。同样的订单,在不同的司机端价格相差 5%。
汕头司机也反馈了同样的情况。两笔同样的订单,价格却不相同,一单相差两三块钱,不仔细对别还真的很难发现。
其实同单不同价在网约车行业不算什么新鲜事。这两年,聚合平台凭借价格优势吸引了不少用户,乘客在下单时还可以对比价格选最便宜的平台下单。平台们为了争夺流量也是大打价格战,价格也是一个比一个低。
但是司机们没有办法像乘客端这样有一个聚合平台去比价,大多是多平台接单,哪个平台有单、哪个平台价格高一点就接哪一个。
正是因为这样,某些网约车平台抓住这一漏洞,利用乘客与司机之间的信息不对等,随意调整抽成比例,甚至有的平台直接明目张胆的越过红线“抢钱”。
乘客实付 27.16 元,平台却显示只支付 20.30 元
👇
抽成高达 50.55%、61.84%
👇
平台们“明抢暗偷”,一层层的剥削下来,司机们别说吃肉喝汤,连骨头都没得啃。很多单子司机的到手价,真的比不过三轮车。
三块钱的单子比比皆是
👇
甚至有的单子不到 1 块钱
比共享单车都低
👇
很多司机是只要跑不死,就往死里跑。既然改变不了平台,那就改变自己的心态。毕竟充电才 2 毛钱一公里,只要不低于 2 公里就有得赚!
如今的网约车行业已经被无止境的低价竞争带偏了,平台打价格战、玩价格猫腻,把给乘客的优惠转嫁给司机,司机长期接到 几毛钱的单价、几块钱的单子,再把怨气撒给乘客,时间久了就形成了恶性循环,消费者、司机、平台可以说是三败俱伤,伤害的也是整个行业。
常态化的低价,会让低价失去意义。远离低价,才能让网约车行业回归良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