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共计 196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您也可以 收藏到微信

今天说一个司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会出现一些疑似平台转卖订单的视频,虽然大部分视频都被证实是故意摆拍或者拼凑,但是司机师傅们对于转卖订单的看法和理解始终都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对于司机来说,卖单、切单直接关于到自己的收入。毕竟订单和自己的收入挂钩,一方面,如果平台把订单卖出去了,自己的接单量会受影响;另一方面,如果自己多平台接单,在其他平台接到这笔订单,自己的收入不是就更少了吗?

11 月 18 日,在滴滴司机节专场评审会上,滴滴直面这一问题,并解释了 造成“切单”误解的常见现象及原因。

司机口中的“切单”,其实就是到手的订单被取消了,平台也没有提示,很多司机就认为订单被平台切走了,派给其他司机了。为了消除误解,滴滴今年以来核查 20 多个相关订单,还原了事情的来龙去脉,不存在切单、卖单,并且总结了产生误解 5 种情况:

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第一种:实际有 10% 左右乘客会取消订单,被误解是平台“切走了”

根据滴滴统计,乘客下单之后有 10% 的订单会被取消,取消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其中占比最高的是派单太远、定位不准、赶时间换了其他交通方式。尤其是早高峰,用车需求比较大的时候,有些乘客为了赶时间,发现司机离自己很远的时候就会取消订单,这也让司机误以为平台把订单切走。

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第二种:乘客取消了订单,司机开到上车点,但他不承认

我们在网上也刷到过类似的视频,司机端显示乘客已经取消订单,但是司机已经已经到了停车点,问乘客为什么要取消,乘客却说自己没有取消,很多时候是乘客说了谎,不敢承认自己取消了订单,司机听乘客这样说也以为是平台切单了。

第三种:体验保障场景下的改派策略,导致司机误解“切单 ”

用滴滴打车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接驾的司机距离太远,乘客是可以选择“边等边找更近司机来接”,如果系统成功匹配了更近的司机,原司机的订单也会被取消,司机就把原因归结在平台”切单“上。

实际上,这种改派对司机和乘客来说都不是一件坏事,虽然这一次派给更近师傅你会少一个单,但反过来当你离的更近的时候也能多接到一个单。

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第四种:连环单因乘客修改目的地导致下一单取消

大家肯定遇到过接连环单的情况,车上乘客突然改了目的地,下一单不得不取消,但是由于现在系统 只通知司机订单取消,并没有说明情况,导致司机误解。

第五种:部分企业自建的打车聚合系统在分配和取消订单时,被误解是滴滴“切单”

前几天,一则滴滴平台卖单的视频在引起了司机激烈的讨论。上海一名网约车司机刚抢到一笔到机场的特快大单,刚拿出手机拍摄,没想到就被切走了,系统上显示“乘客已取消”。而几乎在同一时间,这位师傅却通过曹操平台接到了这笔订单。

滴滴调取这笔订单的数据之后发现,这笔订单为企业订单,由企业客户自建打车聚合系统,接入包含滴滴在内的多个网约车运力服务商,企业自行做订单分配。

乘客下单后,滴滴和曹操都收到了抢单请求。比较巧的是,这位接单的师傅刚好同时用滴滴和曹操两个平台同时接单,但根据预估价,滴滴特快单约 156 元,曹操经济单约 125 元。企业打车系统遵循“价低者得”的规则,自然选择了更便宜的曹操出行。

滴滴到底有没切单、卖单?

 

但是,由于这个企业系统的提示信息不清晰,只告诉滴滴“乘客取消了订单”,让司机师傅以为是滴滴把单子偷偷卖给了曹操,所以才产生了误会。

而从司机师傅的反馈来看,很多所谓的“切单”就发生在大型科技园附近,比如北京亦庄,滴滴司机几乎每次到到某家公司楼下,至少要被取消几单才能走,但是北京其他公司这种情况就很少见。

 

企业员工打车,一类是注重员工安全体验的,一般会用滴滴企业版这种专业平台,信息也比较透明;还有一些是自建员工用车系统,或者采购差旅、费控等平台的用车服务,这两类都是相当于有了自己的聚合打车系统,接入多个网约车服务商,自行掌握订单分配。

 

为了帮助司机寻找更多订单机会,网约车平台会以运力服务商身份接入这些系统。但卷价格、降成本,也是这些企业聚合系统最常见的诉求,司机的收入和体验被放在了次要的位置。

 

这种“价低者得”的机制,使得网约车平台之间形成了一种近乎竞标式的抢单环境。也就频繁出现了同一个司机的低价订单挤掉自己高价订单的尴尬。

 

滴滴通过坦诚剖析“切单”现象背后的复杂成因,展现了平台直面问题、积极沟通的决心。从乘客取消订单的常见场景,到企业聚合系统的比价机制,种种误解实则反映了网约车生态中多方利益的交织与博弈。

 

值得肯定的是,滴滴并未回避矛盾,而是通过数据公开和策略解读,努力搭建与司机之间的信任桥梁。滴滴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优化提示机制、增强订单流转的透明度,并探索更合理的利益分配模式,从根本上化解司机的疑虑。

 

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平台、司机与用户的协同努力,我们期待滴滴以此次司机节为契机,将承诺转化为切实行动,在技术升级与制度完善中重塑共赢生态,让每一次出发都承载更多安心与保障。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