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7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今年以来,多家聚合系网约车平台先后传出 停运、暂停运营、提现失败,市场侧的平台出清明显加速。同时,多地也对网约车不合规运营开展整治行动,多家平台被通知 整改、下架及撤销经营资质。据成都市网约车协会 9 月 30 日消息,2025 年成都注销了 12 家网约车平台公司经营许可证。9 月以来,先后向小拉出行、及时用车、风韵出行 3 家平台下达整改通知书,同时通过网约车聚合平台下架了量子出行、繁荣出行、呼我出行 3 家平台。同一天,深圳网约车司机反馈,聚合系平台的 某军出行出现了“提现迟迟无法到账 ”的情况, 司机在该平台刚一提现就被退回,和 前段时间某 go 出行情况类似。网约车头部 TOP5 平台占据了 86% 的市场份额。对数量众多的中小网约车平台来说,要在市场上生存下去,依附于聚合平台无疑是解决流量和技术最省时省力的选择。只要愿意投入,乘客端花钱买单,司机端主打“低价、低抽佣”,中小网约车平台就能靠短期突击抢得一定的市场份额。这也是,近些年不断有平台举着“免佣”“高奖励”“低抽佣”在各地开城运营的原因所在。聚合系平台作为网约车市场的后进入者,在乘客端撒币补贴的策略显然是不可持久的,因此 采取 “多生孩子好打架”策略,通过 广泛布局来提高胜率。就比如微信的诞生。刚开始的时候,腾讯内部同时有好几个团队都在做类似的项目,包括张小龙的广州团队。公司提供资源,让这些团队在市场上充分竞争。最终,张小龙团队胜出,并帮助腾讯赢得了移动互联网时代。其他失败的项目则被合并或关闭。这是“多生孩子”成功筛选出“最能打的孩子”的典范。网约车是典型的有规模交易才能盈利的市场。对聚合平台来说,随着内部几家头部平台订单量的趋稳,消耗资源、力量分散的“多生孩子”策略已不适合目前的发展形式。这也是今年开始一些运营还算稳定的中小平台陆续出现停运、转移司机的原因所在。掌握规则、流量的聚合平台策略变了,中小平台的生存局面自然也跟着变了。
胜负已定,原来分散给到几百家中小平台的流量资源、补贴策略,就必然要集中到胜出的“孩子”身上,并将其打造为核心。资源没了,资金也不可持续。对那些没有规模化的中小网约车平台来说,此时选择 将牌照、司机资源转移出去 保本收利也是一种体面。一家关停意味着另一家扩展,一次合并代表着胜出者的进一步规模化。聚合平台的流量和策略资源,已经集中到胜出“孩子”身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