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共计 66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2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您也可以 收藏到微信

大家好,我是锅师傅,一个喜欢用不同视角解读网约车事件的观察者。让我和你一起,换个角度看行业。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聊这类问题,我一直觉的挺敏感的,不正面硬刚,我们换个角度。

网约车的定价权被视为企业行为,或许跟网约车司机的社会身份多少有点关系。什么身份呢?请出我们行业的出租车老大哥,你就清楚了,你就知道什么叫身份。

出租车的身份就是,它属于民生工程。2020 年,七部委联合发布《指导意见》,明确将巡游出租车定位为“保障人民群众基本出行需求的民生工程”,使其成为国家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网约车本身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生工程,但与民生密切相关,在就业、出行服务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虽然网约车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民生工程,但在就业与出行供给上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类民生”功能。

正所谓身份决定定位,定位决定管理模式

也正因为少了这一重要身份的认可,国家层面的管理只能停留在大框架上,包括对从业人员的规范管理和平台抽佣上限的制定。即要保障乘客的出行安全,也要保障网约车司机的基础权益(只是最基础的权益)。但具体落实到价格层面上的制定,就出现了断层的现象。主要是每个省市地域不同,一刀切是有难度的。

失控的网约车定价权:真让它由“市场”说了算吗?

我个人认为,即然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最低用工标准,网约车做为一个这么大的群体,上千万人啊!网约车司机的权益也应该有明确的保障范围。

不能企业的一句 ” 市场经济 ”,就让价格无底线地下探,当一种职业关系到数百万家庭的生计和城市的稳定运行时,其价格的“民生”属性就不能被忽视。

网约车司机不要求价格的上限有多高,但至少要知道下限在哪里吧,这才是对广大劳动者最基本的保障与尊严。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