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60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5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您也可以 收藏到微信
近日,“2025滴滴公益救援联训交流 ” 在湖北随州安全应急基地举行。本次联训由滴滴公益基金会与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深圳壹基金公益基金会主办,来自 北京、深圳、太原、武汉、成都、南昌、西安、西宁 的八支救援志愿服务队伍共 80 人参训。通过 5 天4夜的联训交流,“滴滴公益救援 ” 为队员们搭建了一个提升应急救援能力、增进团队间协作与了解的平台。

图为:启动仪式当天,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理事长贝晓超、副秘书长郭阳,随州市副市长罗兰、滴滴网约车司机和供给发展平台负责人朱泽涛、滴滴公益基金会秘书长罗真真、壹基金副秘书长沙磊等领导嘉宾现场致辞,欢迎并鼓励参与联训交流的队员们。

图为:“滴滴公益救援”8支志愿服务队伍均派代表参与联训。项目在 8 个城市的合作救援队分别是:北京市军红救援队、深圳公益救援队、山西天龙救援队、武汉黄鹤救援队、成都永安救援中心、南昌红十字雄鹰救援队、陕西泾阳红十字救援队、中国红十字(青海)赈济救援队。
在训练科目设置上,本次安排了 水域救援、绳索救援、搜索救援、无人机实操、医疗救护、营地搭建和特种车辆驾驶 共7大类 15 项训练,并按照体验科目、基础科目和进阶科目梯次开展。随州安全应急基地共配备 14 名专业教官,为队员进行交叉训练和团队协作强化,提升技能实操与应急处置能力。


水域救援科目

图为:在舟艇基础驾驶培训中,队员们正在尝试穿越水面狭窄通道。同时也会考核舟艇离岸、靠岸、固定等基本操控。

图为:模拟水中孤岛救援的训练中,需要完成“S型绕桩”和“抵礁救援”,这对舟艇惯性掌握和应对水流冲击的控制力要求很高。


绳索救援科目

图为:滴滴员工队员正在进行深井下降训练。救援时,可借助绳索器械快速到达竖井内被困人员位置。

图为:通过布设山岳(绳索)救援系统,模拟转运被困人员。一系列的训练重点包括:保护站的选择与建立、横渡系统搭建与担架搬运技术等。

图为:山地峡谷场景下,绳索横渡技术也是必要技能。这一项训练不仅检验队员的绳索救援系统搭建能力,更是对胆量和体力双重考验。


搜索救援科目

图为:模拟建筑物倒塌搜救,人工搜索和破拆是基础本领。队员们也需要学会在确保自身安全的前提下,与队友默契配合来进行搜救。


无人机实操

图为:教官正在讲解多旋翼无人机操作注意事项。队员们将会依次操作无人机,进行无人机复杂地形侦查、定点抛投训练。


多队联训,强化团队协作

图为:在营地搭建科目培训后,大家“一齐上阵”,人多力量大,对指挥部帐篷进行快速放气处理。

图为:在开放性水域,进行队伍之间的冲锋舟编队驾驶协同训练,练习“一字型编队”搜索、“S型编队”通过障碍物等队形编组。
此外,联训期间还安排了破冰游戏、篝火晚会等丰富团建活动。擅长大本营建设的西安队员们主动请缨,完成 100 人的晚餐备餐和制作。“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 当最后一晚联欢的篝火被点燃,来自八地的队员已经从陌生到熟悉,并因同样的公益服务热情而凝聚到一起。

图为:队员们模拟救援现场餐饮保障,精心烹饪陕西凉皮、大盘鸡等特色美食。

图为:在团建破冰环节,经过多轮小游戏磨合,不同队伍的队员们逐渐熟知了解。
本次联训交流是“滴滴公益救援”首次面向全国队员开展的活动。“滴滴公益救援 ” 自启动以来的四年里,为网约车从业者提供免费培训和志愿服务支持的同时,也在各地开展 “ 队员家庭日 ”、“ 体验一日救援队 – 员工公益 ” 等活动,努力为网约车从业者学习应急救援、参与志愿服务提供更加专业的培训支持,搭建更为广阔的交流平台。
关于滴滴公益救援
2021 年,滴滴公益基金会联合中国红十字基金会、壹基金共同发起“滴滴公益救援”项目。
项目面向网约车司机和滴滴员工自愿报名,由滴滴提供从课程培训、装备配置到救援行动的全部费用支持。
目前“滴滴公益救援”已经在全国八个城市设立志愿服务队伍,共有正式队员 475 人(包括滴滴员工 26 人),志愿者 1903 人,累计参与培训 698 场、救援行动 128 次、志愿服务 549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