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903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最近一种全新的骗局正在网约车群体中逐渐蔓延开来,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约车平台的规则漏洞来骗取平台的补偿。
不少上当的司机表示,这些骗子都是利用一样的话术,下单后,给司机打电话说:“师傅,我临时有事,靠边停就行。”
上周,网约车司机李姐在接单时听到这句话,没多想就配合停了车,结束了 19 元的订单。可半小时后,手机弹出的通知让她心凉了半截 —— 因被乘客投诉“中途甩客”,平台直接扣款 15 元,这笔单子最后只到手 4 块钱。
李姐赶紧找客服申诉,反复强调是乘客主动要求中途下车,自己全程配合。客服听完也客气地说“您没有责任”,但扣款始终没退回来。后来跟同行一聊她才知道,这压根不是偶然。有老司机说,这是典型的“逃费套路”:乘客故意中途要求下车,等司机结束订单就反手投诉,利用平台监管漏洞白嫖车费,遇上了基本只能吃哑巴亏。
这类糟心事,在聚合系平台的司机圈子里并不新鲜。一位跑了三年网约车的张师傅告诉我,平台的监管机制常常“掉链子”:行程中没有自动存证功能,全靠司机自己留心;乘客投诉时动动手指就能提交,司机申诉却要反复上传材料,还经常石沉大海。有次他被乘客诬陷“绕路”,明明有导航记录为证,平台却以“证据不足以推翻投诉”为由扣了款,找客服理论只得到一句“按规则处理”,皮球踢得干脆利落。
其实真遇上了,司机也不是完全没辙。老司机们总结出套经验:乘客提特殊要求时,立刻打开手机录音录像,明确问清“是您主动要求中途下车的吗”并得到回应;要是平台不分青红皂白扣款,保留好录音、订单截图,直接打 12328 交通运输服务监督电话申诉,维权成功率能高不少。
但这些终究是“事后补救”,真正能解决问题的,还得靠平台发力。网约车平台握着订单审核的主动权,本应成为司机的“保护伞”:比如在行程中增加自动录音存证功能,投诉审核时同步调取行程轨迹和沟通记录,让恶意投诉无所遁形;对确认恶意投诉的乘客建立黑名单,从源头杜绝“白嫖”行为。
司机靠车轮子谋生,每笔订单都是辛苦钱。平台不能只想着流量和订单量,把监管责任抛在脑后。毕竟,规则透明了,司机才敢安心跑车;审核严格了,恶意行为才没有生存空间。
要是让 网约车司机们的委屈一次次落空,最终伤的还是整个行业的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