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219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网约车抽成这话题,一度让天天握方向盘的老司机都搞不清楚背后的逻辑。
有人怀疑平台搞“阴阳账单”,有人吐槽平台的抽成规则比导航绕路还复杂。
直到上周滴滴在北京办了场开放日答疑,这层蒙在抽成上的迷雾才算散了一点。
在给大家分享滴滴抽成的逻辑前,需要先砸烂最误导人的认知:
滴滴抽成根本不是提前定好的“20% 或者 15% 红线”,反而是订单结束后“倒算”出来的。
这操作就像水果店卖水果一样的道理,全看当天顾客和进货量的情况进行“动态调节”。
所谓的“动态调节”,本质就是合理匹配和调度网约车司机和乘客的需求。
早高峰写字楼门口乘客排成长队,平台立马给司机发“接单奖励”让司机都来接单,因为平台给司机发了奖励,平台的抽成就会降低。

平峰期大街上半天见不到个打车的乘客,又转头给乘客发优惠券拉单鼓励乘客都打车,平台给乘客发了优惠券,平台赚得少了抽成也会降低。

所以,其实平台的抽成就是一个最为简单的天平一样的工具,平台只是利用了抽成来合理分配供需解决打车难和接单难的问题。
再说最近网约车行业很火的平均抽成问题,滴滴公布的数据显示 2024 年滴滴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仅为 14%,看到这个数字很多司机选择不相信,这是可以理解的,因为很多司机师傅没有弄明白平均抽成到底是怎么算的。
大部分司机都犯过同一个错:把每笔订单的抽成比例加起来除以订单数就误以为算出来了自己订单的平均抽成比例。结果跟平台给的数差了一大截。
举个例子,李师傅上个月完成了两笔订单:一笔乘客付 50 元司机得 45 元(抽成 10%),另一笔乘客付 200 元司机得 150 元(抽成 25%)。
按师傅的算法:(10%+25%)÷2=17.5%(错误计算方式)
但平台的正确公式是:(250-195)÷250=22%(正确计算方式)
这样大家能看出来吗?如果用很多司机们理解的错误的计算方式算出来要比平台正确计算方式算出来的平均抽成比例低了 4.5 个百分点。
所以这里很多司机都有一个误区,用错了月均抽成的计算公式,月均抽成的正确计算公式为:
(当月乘客总支付车费 - 当月司机总基本收入 - 当月总奖励收入)÷当月乘客总支付车费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司机看到了自己账单页面的平均抽成比例只有 15%-20% 以后不敢相信的原因,因为这是司机师傅没有弄懂平台的平均抽成比例是怎么算的。
当然很多司机师傅不懂滴滴的平均抽成计算规则和方式也有平台的原因。在上周在北京举办的第三届滴滴司机开放日上,滴滴的相关负责人坦言这也是平台需要改进的。
滴滴相关负责人表示,滴滴在抽成账单页面改进的地方包括会在月均抽成旁加“计算说明”,用大白话解释“总车费减总报酬”的原理。
现在司机端收入报告里大家已经能直接看到当月“司机总到手”和“月均抽成”两个核心数据,师傅们自己加总核对就能验证。
但比起事后核对,大家更想要的是事前明明白白。毕竟对于靠方向盘吃饭的师傅们来说,每一分钱都是风里雨里挣来的。
说到底,比起开多少场开放日答疑,把账单做得像计价器一样清晰,才是对司机师傅最实在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