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滴:2024年平均抽成14%,网约车司机:实际差异较大

共计 2140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滴滴:2024 年平均抽成 14%,网约车司机:实际差异较大
多名滴滴司机反映,他们被抽成的比例在 10%–29% 之间。

文| 瞭望财经 刘宝丹

近日,滴滴出行在开放日活动上 公布了一项关键数据:2024 年,滴滴所有订单平均抽成 14%。

 

抽成是网约车平台向司机提供服务所收取的费用,也是平台主要盈利来源。滴滴曾在2018 年和 2021 年披露过抽成比例,分别为 19% 和 20.9%。

 

14% 的平均数相比,部分网约车司机的实际抽成数据存在差异。多名滴滴司机向瞭望财经表示,他们被抽成的比例在 10%–29% 之间。

 

平台数据和司机实际感受为何存在差异?目前的抽成比例是否合理?对此,瞭望财经进行了调查。

 

实际抽成比例存在差异

 

14% 的抽成意味着乘客支付 100 元车费,平台抽取 14 元,司机实得 86 元。但多名司机反馈,他们的实际抽成比例普遍高于该数值。

 

“每单抽成不同,大概在 10%–25% 之间。”一位从业七年的滴滴司机告诉瞭望财经,同行抽成水平基本相近,最高可达 28% 左右。他展示的最近 4 笔订单数据显示,抽成比例分别为 28.9%、28.7%、10.4%、25.1%。截至 9 月 15 日,他当月平均抽成为 20.8%。

 

滴滴:2024 年平均抽成 14%,网约车司机:实际差异较大

一位滴滴司机展示他的订单抽成比例数据。图/ 滴滴司机端后台截图

 

 

“近期(抽成比例)无明显变化。”有六年驾龄的网约车司机李先生称,他的抽成比例在 14%–29% 之间,与车费高低无关,而与行程速度、优惠券等因素相关。从他的后台数据可见,最近 3 笔特惠订单抽成比例分别为22.4%14.9%、27.3%。其中抽成 27.3% 的一单,乘客实付 104.30 元,司机获得 75.79 元。

 

滴滴:2024 年平均抽成 14%,网约车司机:实际差异较大

李先生展示的订单抽成比例数据。图/ 滴滴司机端后台订单页面

据李先生观察,从车型类别来看,特惠快车抽成比较高。“对乘客而言特惠与快车价格相差不大,但司机实收往往低很多。”

 

今年 9 月,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发布的《城市出行的就业韧性:网约车司机就业图景与职业表现(2025)》(下称“报告”)显示,调研样本中,司机平均抽成比例为 18.9%,中位数 18.8%。

 

瞭望财经就此询问了滴滴方面。滴滴相关人士回应称,平台在乘客和司机两端分别独立定价,根据供需规律,发放奖励和补贴。因此乘客支付和司机收入的差价,也就是每笔订单的抽成,不是固定不变的,形成了单笔订单的抽成“有高、有低也有负抽成”的现象。

 

这位滴滴人士进一步解释,因每个司机的月收入和乘客月支付不同,所以个体司机之间有差异,司机师傅可以打开滴滴车主APP 查看自己的月抽成数据。

 

近年来,网约车高抽成问题备受社会关注。自2022 年起,交通运输部连续三年将“阳光行动”列为民生实事,推动平台合理设定抽成比例。

 

今年 7 月,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并实施《网络交易平台收费行为合规指南》,进一步规范佣金、抽成等平台收费行为,鼓励降低经营者负担,加大对中小商户优惠。

 

网约车平台也有所行动。今年 8 月,滴滴宣布年底前将每笔订单最高抽成由 29% 降至 27%,超出部分随单返还。同时,月完成 50 单及以上的司机,月均抽成上限不超过 25%。

 

抽成比例还能降吗

 

网约车行业历经十余年发展,市场进入成熟期,增速明显放缓。

 

网约车监管信息交互系统数据显示,截至2025 年 7 月 31 日,全国共有 392 家平台公司获许可,环比增加 3 家。7 月份共接收订单 7.87 亿单,同比减少 2.23 亿单,降幅达 22%。

 

与此同时,网约车司机规模仍快速增长。第三方数据机构QuestMobile 调查显示,截至 2025 年 7 月,网约车司机月活用户规模 2924.3 万,同比增长 23.3%,其中滴滴车主月活 2079.3 万。

 

随着司机数量增加,收入也受到影响。

 

中国新就业形态研究中心的报告显示,网约车司机月均收入7623 元。一线城市日均上线 8 小时及以上的司机平均收入 11557.1 元。

 

“去年时薪 50 元,今年仅 30 元。”李先生表示,去年秋季他工作日运营,月入 1.5 万元,今年仅为一半。“现在车辆过多。”他直言。

 

影响司机收入的核心因素包括价格、单量、奖励补贴、油电成本等,抽成比例也直接决定其实际所得。同时,抽成作为滴滴主要盈利来源,其变动也影响企业营收。本质上,这是一场关于“存量市场蛋糕如何分配”的博弈。

 

比如,根据滴滴网站已公布的数据,2018 年,滴滴各类成本费用的总和(21%)超过实际抽成(19%),其间的差额(2%)属于亏损。2020 年,滴滴抽成 20.9% 中,10.9% 为乘客补贴优惠,6.9% 为企业经营成本及纳税和支付手续费等,3.1% 为网约车业务净利润。

 

滴滴:2024 年平均抽成 14%,网约车司机:实际差异较大

2020 年滴滴的费用与利润等数据。图 / 滴滴网站

 

目前来看,滴滴盈利表现乐观。 8 月 28 日,滴滴发布 2025 年第二季度业绩报告,公司核心平台交易额(GTV)达到 1096 亿元,固定汇率下同比增长 15.9%,其中,中国出行 GTV 达到 825 亿元,同比增长 12.2%,季度日均订单达到 3710 万。二季度滴滴实现经调整净利润 31 亿元。

 

抽成比例究竟应该在什么水平,才能实现平台、司机与乘客的多方共赢?目前业内尚未达成共识。

 

清华大学交通研究所副所长杨新苗认为,网约车平台主动降抽成,方向是好的。不过实际上降幅比较大的企业并不多,应该还是有更大的下降空间。

 

在他看来,未来网约车盈利与抽成变化需持续探索,应结合科技基础与行业发展时期做出科学判断。

正文完
 0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