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19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3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交通行业碳减排的浪潮席卷而来,新能源汽车成为城市街头的常客。尤其是在网约车行业,电动化转型正以惊人的速度重塑着行业生态。以滴滴为例,作为国内最大的网约车平台之一,网约车服务里程中电动车贡献占比已经接近 70%。随着新能源汽车在网约车领域的快速普及,电动网约车司机占比显著提高。那么,在这场变革的中心,网约车司机的真实体验、困惑与期盼究竟是什么?
2025 年 7 月至 8 月暑假期间,环境学院张少君副教授带领一支由 18 名学生组成的调研团队,深入北京、成都、厦门、乌鲁木齐等地,在停车场、加油站、充电站,收集了 894 份有效问卷和 768 份平台账单,开展了 31 次深度访谈,从网约车司机视角出发,分析了网约车司机的人群画像、运营状况、收入水平与平台体验感受,深度剖析新能源汽车普及背景下行业的变革与挑战,最终形成了一份沉甸甸的《新能源汽车对网约车行业影响的实证研究报告》。
主要发现与结论
01
网约车电动化展现出成本与环境效益,但隐性成本仍不可忽视
电动汽车的重要优势体现在远低于燃油车的能耗成本以及更低的维护需求,为司机带来切实经济收益,并有利于交通领域碳减排。然而,充电时间较长、车辆续航不足带来的隐性成本仍然是司机困扰的问题。
02
司机收入与职业满意度存在分化
大型城市司机因订单密度大、单价高等优势,整体收入更高;高中及以下学历与中壮年群体运营网约车的投入度更多,平均收入也更高。女性、36 岁及以上、高中及以下学历司机对网约车职业满意度相对较高。
03
司机选择从事网约车行业的原因高度一致
司机普遍看重跑网约车的灵活性和相对较高的收入,对滴滴平台在垫付机制、订单匹配和补贴奖励的认可度较高。
04
司机对网约车平台抽成的比例认知存在一定偏差
抽成比例是网约车司机高度关注的一项指标。司机主观感知的抽成比例普遍高于实际水平。例如,超过 1 / 3 的滴滴司机认为月均抽成比例在 26% 及以上,而实际数据集中在 16%-20%,平均值为 15.3%。其中,仅有 1 名滴滴司机月均抽成比例超过 25%,32 名司机的月均抽成比例为负值。
05
网约车平台的抽成比例呈现动态变化,用途多元
抽成比例会随供需变化而上下浮动,例如在早晚高峰等高需求场景,平台常常通过补贴司机来鼓励出车、促成供需平衡,抽成比例随之降低。抽成金额一部分会通过乘客优惠和司机奖励返还司乘两端,剩余部分则用于司机和乘客权益保障、提高安全性和体验感、技术研发等能力建设,以及支付纳税和经营成本,最后剩余为平台利润。
报告建议,网约车平台未来应在提升补能体验、降低信息门槛等方面进一步改善,以提升司机满意度和行业可持续性。本次调研为网约车平台优化抽成透明度和服务机制提供了实证依据,也为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和绿色出行发展提供了数据支持。